湖光瀲滟不勝收,風光盡在一舟中。
來源:天泓木船發布日期:2018/8/3 9:30:24瀏覽:58
“荷花開后西湖好,載酒來時。不用旌旗,前后紅幢綠蓋隨。畫船撐入花深處,香泛金卮。煙雨微微,一片笙歌醉里歸。”----歐陽修
西湖之美,盛得古今中外之文人墨客的贊嘆。若是碧藍晴空,則湖光瀲滟,若是微雨朦朧,則似水墨丹青。無論晨光熠熠,還是余輝浪漫,西湖,陰晴雨雪都有其獨有的畫意詩情。正如明代文學家袁宏道記載,“西湖最盛,為春為月。一日之盛,為朝煙,為夕嵐。”若是能乘一艘,泛舟湖上,零距離感受西湖之妙,也是幸事一樁。
其實不僅僅是西湖之美需要用來進行深度體驗,大多數的江南水鄉的綺麗風光,都需要來穿梭其中來體驗與解讀。作為水鄉特殊的交通工具——,船沿通常較高,船艙鋪有一層船板,上鋪席子。船篷用竹蔑編織而成,呈拱形,可遮陽擋雨。因船篷是用煙煤和桐油漆成黑色,因此而得名。
來自水鄉南國,江蘇省興化市的,歷經百余年的手藝傳承,是名副其實的造船世家。的制作工藝更是接近失傳的“絕活”,目前這套造船技法已是列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享譽全國。這種更是出自造船工匠的純手工制作,的制作工序從選料備料到斷料、配料、破板、分板、拼板、投船、打麻、油船等有十多道,均為手工操作。對的制作,在保留了傳統技藝的基礎上,通過不斷創新鉆研,在船體上增加一層玻璃鋼層,使得不僅美觀大方,更加經久耐用。
,以其質樸的造型,承載的是古情致雅,船外展現的是綺麗風光,一葉扁舟,輕行于江湖,或者暢舒壯志豪情,或者曲徑通幽,誤入藕花深處,都是詩情畫意描寫不盡的人間美事。也難怪詩人陸游曾經這樣寫:“輕舟八尺,低篷三扇,占斷蘋洲煙雨。”
推薦閱讀
- 2018-09-12小巧玲瓏單亭船 江湖盡在一舟前
- 2018-08-31靜聽加勒比海的波濤 愿世界和平
- 2018-08-14古鎮風光近仍在 一櫓搖入清夢中
- 2018-08-03湖光瀲滟不勝收,風光盡在一舟中。…
- 2018-07-26古代戰船 駛出大國風采 歷經傳承…